巴山夜雨---土匪千军寨合服前的最后一战

    1月15日就要和广西区合服了,1月14日的国战则是最后的疯狂了。不知道合服后是一致对外,还是各自为战,或者还是为了哪几个专属城争的头破血流。

    再说说14日晚上的国战吧。战前,蜀国预计魏国将会首先攻徐州,因此都集中在下邳跳口。国战开始后,魏国虽在下邳集中了不少人,但是蜀国的人数更加的占优,魏国是一到徐州东便被群殴。这时,守在邺城东的哨兵发现在魏军从延津口出来,杀向了邺城,蜀山,天工立马回邺城,去邺东抗敌。而魏军却从陈留跑了到东海再躲过我们在徐州东的防线,进了徐州城。我们团只好回城迎战,所幸进城的魏军不多,没有多久便被全部挂回。我们在打退徐州敌人之后马上增援邺城。破锋却叫我和平静守在徐州东当斥候。蜀魏在邺东展开了大战,魏军善于打野战的特点发挥了出来,在邺东蜀国难以抵住魏军的进攻只得退回城内。蜀国几次依靠城内防御击退了魏军。

   在徐州方面,魏国开心团的*三国英豪是几次单枪匹马来打徐州,到后来静寂狂人,神兵小将,JX胡胡,杀无赦等牛人也来光临徐州了。这人牛人是一次次的从我的身上踩过,作为一个称职的哨兵,我是一有敌人就报告了,虽说也有一两次小小的失误(进了徐州城一队人,我只说来了三个人)。我们团有人建议去打掉铁骑团的陈留,不过立马有人提出了否定,不打陈留,给铁骑团一点狼招,叫他占不了专属城。

    魏国对徐州还是老办法,偶尔来一小队人能打就打,打不了就跑,目的在于牵制我们千军团,使得我们难以支援邺城。这次国战,魏国对邺城是下了大血本了,打的也成功。在8点30分的时候魏国便攻下了邺城,蜀国在丢掉邺城之后,经过短暂的调整,便在延津口集合,又夺回了邺城。可是,蜀国没有及时的吸取教训,在夺回邺城后,没有对延津口进行封锁,也没有在邺东组织有力的阻击,使得魏军得以轻松的进城。魏军进城后,破锋在通里叫了半天却没有多少蜀国的人回救邺城,可能大部份蜀国人都忙着刷人赚功勋了。由于蜀国防守邺城不力,邺城被魏国攻下了,魏国的神-弓箭手马上在邺成立了新军团马到功成,并且拿下了邺城。巧夺天工在丢掉邺城后意外的攻下了襄阳,就在有人问要不要换复活到襄阳(蜀国的复活点在邺城),听到的回答是不要。

    这时,蜀国的指挥系统出现了问题,最主要是没有明确上校,不守襄阳,也没有组织人去攻邺,最主要的是叫了半天没有人听指挥,都不知道蜀国人都做什么去了。后来,襄阳被魏国开心团拿了回去,蜀国的蜀山V程畿,破锋,天工飞扬等蜀国指挥者叫所有的人换线复活在延津口,准备**邺城。这次则轮到蜀国去冲锋攻城,魏国防御守城。人是陆续的在延津口集中了,有的人是不听指挥私自出跳口被魏国挂掉,还有的人继续着杀人游戏,我行我素的在刷人赚功勋。因为国战中不听指挥,我们团的绝爱,兵,吴飞三人被破锋踢出了军团,国战后,经其它团员的求情,破锋又加了他们进团。蜀国在对邺城的攻击中缺乏协作,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集团冲锋,进了城后是只管向前冲,也不管魏国在雕像有多少的人在防守,层层推时,步步为营的战术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蜀国对邺城几次攻击没有得手,面对魏军在邺城的铁壁防线,这次轮到蜀国叹息了。

   国战结束后,蜀国丢掉了长期占有的邺城,魏国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救的升级城,也算是挽回了点点溥面。从本次国战来看,蜀国没有以前哪么团结,纪律性差,战术执行不力,目标也不够明确。不知道魏国的哪些牛人们此时此刻占在邺城雕像前会是何等的心情,邺城这个今魏国诸多牛人的伤心之地,今日得以拥有是不是有种故国重游戏之感。

    要合服了,这次国战既是结束也是开始,不知道合服后可有服战。至于战后的种种口水就不一一述说了。

关于 三国群英传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