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三国第一大将
谁是三国第一大将,众说纷纭,在下窃认为乃常山真定赵子龙是也!可能有不同意见,但我想绝大多数人是认同的,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公认呢,我想系统的剖析如下:
在这里我们来分析三个问题:
一、何谓“大将”?
“将,帅也。”——《说文》
帅的本义是佩巾(亦见《说文》)。张舜徽注:“然佩巾之义,经传皆用帨,无用帅者,帅乃为将帅义所专矣。吴楚《说文染指》谓帅字当以将帅为本义。于是引申为军中的领导人,统帅。同理,大将就是在军中的主帅。
《孙子兵法》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南宋名将岳飞在回答张俊的用兵之道时说:“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宋史•岳飞列传》)
由此可见,一个能称之为“将”的军人,必要具备“仁、智、信、勇、严”五项素质,而称之为“大将”的应该是这五方面都超出一般的“将”的素质的军人。
下面,我们来看看赵云具不具备这些素质。
二、《三国演义》里的赵云
为什么我要将赵云分成两部分来叙述?原因就是在我的考察下,赵子龙不仅在小说中而且在历史上都是三国第一大将!
1、“仁”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考其本义:它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其含义是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说文》曰:仁,亲也。《礼记•经解》云:上下相亲谓之仁。反映在“将”上的“仁”就是爱惜部下,爱护人民,并且,想方设法保存自己的实力,也想方设法“不战而屈人之兵”,所谓“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所谓“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皆引自《孙子兵法》)赵云具备吗?
不止具备,简直垂手可拾!
《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上载:公孙瓒为袁绍勇将文丑所追,赵云出场,救了公孙瓒,公孙瓒问其姓名,对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本袁绍辖下之人。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麾下,不期于此处相见。”好一个“无忠君救民之心”!试问三国之内谁个投靠别人时有如此一说?关张马黄有吗?张辽之流有吗?
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说赵云在卧牛山落草,巧遇刘关张,问及原委,赵云说:“云自别使君,不想公孙瓒不听人言,以致兵败**,袁绍屡次招云,云想绍亦非用人之人,因此未往。后欲至徐州投使君,又闻徐州失守,云长已归曹操,使君又在袁绍处。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前偶过此处,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云因杀之,借此安身。近闻翼德在古城,欲往投之,未知真实。今幸得遇使君!”绍非用人之人,所以赵云不投。这一番景象,连骄傲的关公也说:“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我认为赵云未肯轻许他人,与诸葛亮的心思无异。
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言及刘备要兴兵伐吴,赵云谏曰:“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我看不到三国其他所谓的“大将”对他们的主公有此一谏!
仁,体现在有所为有所不为,赵云抱着一颗保国救民的红心,择明主而仕,能看到国之大体,他不仅仅是一个“大将”,说他是个军事政治家也不为过。关张马黄有吗?张辽之流有吗?
2、“智”与“勇”
与历史上其他的大将一样,赵云的“智”是和“勇”分不开的。
智,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说文》:勇,气也。果敢,胆大。
赵云的智勇难道还要到处寻找?
众人皆知的刘皇叔江东娶孙夫人,赵子龙随身保护,甘露寺孙权安排了刀斧手欲害刘备,赵云全副铠甲,带剑而入,对刘备诉说了甘露寺的阴谋,刘备告诉国太,化险为夷。而后,皇叔沉湎女色,赵子龙催归。虽然是诸葛亮有锦囊相授,但也要赵云够机警才能让刘备安全而归。
第五十二回“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前一个“智”字,后一个“计”字,赵子龙的智无形中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了。桂阳太守赵范本欲投降,与赵云结为兄弟,并欲进嫂与云,云怒,赵范遂视左右,有相害意,云拳打赵范而走。赵范派部将陈应、鲍隆诈降,赵云将计就计,佯喜,置酒与二人痛饮。二人大醉,云乃缚于帐中问出实情。然后,装扮成赵范兵卒赚开城门,拿下赵范,遂得桂阳。
刘皇叔的“子龙真一身是胆也”之语难道是假的?
这一幕就是赵云的“空城计”!黄忠在定军山斩了夏侯渊后,曹操挥军二十万直扑蜀营。赵云当时只有三千人马,部将张翼忙着关闭寨门,云喝曰:“休闭寨门!汝岂不知吾昔在当阳长坂时,单枪匹马,觑曹兵八十三万如草芥!今有军有将,又何惧哉!”他是不是好勇斗狠,一如张飞当年的长坂坡呢?非也。“遂拨弓弩手于寨外壕中埋伏;将营内旗枪,尽皆倒偃,金鼓不鸣。云匹马单枪,立于营门之外。”所谓“偃旗息鼓”的成语就是来自此处。曹将徐晃、张郃不敢向前,曹操到时,命令前进,但看赵云全然不动,仿佛有埋伏,曹军又退,赵云一挥枪,万箭齐发。当时天色昏黑,正不知蜀兵多少。曹操先拨回马走。只听得后面喊声大震,鼓角齐鸣,蜀兵赶来。曹兵自相践踏,拥到汉水河边,落水死者,不知其数!比张飞的据水断桥如何?比张辽的八百陷吴营又如何?有勇乎?有谋乎?
再看赵子龙长坂坡逞能!如今的湖北当阳长坂坡公园就有子龙的雕像。这段精彩的描写我不想再展开了,因为我们都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