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今太原西南晋源镇)州府之内,全副戎装的董卓高坐殿内,下方左右两侧立着董昱、董璜、李儒、张济、李傕、郭汜、徐荣、樊稠、胡轸、李肃、王方等一干将领。
“极好,极好!天助我也,哈哈哈哈!”董卓手握大将军何进调其入京的密令,兴奋地狂笑不止。
“大将军令我以“诛阉逆,清君侧”之名即刻入京。诸将以为如何?”笑过之后的董卓征询众将意见。
“好,好事,当然是好事!”众将回答道。
“大帅,此事颇为离谱,李儒担心有诈!”董卓的女婿,亲信谋士李儒躬身道。
“离谱?有诈?”董卓问道。
“区区几个阎宦,难道大将军都收拾不了?竟命大帅入京勤王,难道不离谱吗?先帝尚在之际,欲收大帅兵权,今先帝崩,少帝初立,大将军即召大帅入京,李儒担心,大将军是以诛阎宦之名,诱大帅入京。”李儒分析道。
“哈哈,儒儿呀,你是不知何进其人,方才有此疑虑。那何进早年乃一屠夫,借助赵忠那阉宦关系,把现今的何太后送入了宫中。何太后得宠后,他何进方才借着裙带关系坐上了大将军的宝座。此人有一致命特点,做任何事一旦打定主意,无论对错,绝不更改,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就是苏秦、张仪那如簧之舌也休想令其动摇。我与此人打了多年交道,深知此人习性,现今少帝初立,他与阉宦正斗的你死我活,哪还有工夫算计我董卓。他是欲诛阉宦,又恐得罪了自己的妹妹何太后,方才想到了我董卓,让我来做这个恶人,恐吓何太后就范。哈哈哈,真是个掩耳盗铃的馊主意,也只有他何进能想的出来,若想不来,他就不是大将军何进,哈哈哈哈!”董卓说完又是一阵嘲讽的大笑。
“哈,哈,哈,哈!”众将听着过瘾也是一阵哄笑。
“这么说大帅已是打定主意入京了?”李儒再问。
“入京,入京,随大帅入京!”众将纷纷表态。
“本朝朝政一直由外戚与阉宦轮流坐庄。现今外戚与阉宦正斗的你死我活,此等千载难逢之机,岂可作壁上观。若是我不入京,何进也会令他人入京,届时好处若被他人占了岂不可惜,但愿外戚与阉宦双方斗个两败俱伤,我等正好趁机掌控京都,也过把掌控朝政之瘾,岂不快哉!”董卓分析道。
“大帅大智大勇,属下叹服!”李儒躬身道。
“大帅智勇过人,我等誓死效忠大帅!”众将同声高赞道。
“哈哈哈哈…!”董卓再次开怀长笑。
“大帅,长安密函!”一个亲兵入内,单膝跪地双手呈上密函,董卓接过密函,亲兵退出。
“哼!一群饭桶又失踪了!”董卓看完密函愤愤不已。
“大帅,何事生气?!”李儒问道。
“你看看!”说着董卓将密函交给李儒。
“哦?又失踪了!”李儒思索道。
“儒儿,这是第几批百人队了?”董卓问道。
“禀大帅,第五批了!”李儒答道。
“这批前往骊山执行任务的是何人部下?!”董卓环视众将道。
“禀大帅,这批派往骊山的是末将部下!”董卓麾下大将徐荣躬身抱拳道。
“徐荣,你的部下不会是逃了吧?”董卓问道。
“禀大帅,末将派去的是亲信精锐,绝不会做逃兵!”徐荣答道。
“哦?真的不会?”董卓追问道。
“大帅,徐荣以性命担保,他们绝对不会,也不敢当逃兵!”徐荣高声回答道。
“大帅,函件上已说明,现场余留点点血迹,只有刨掘痕迹却无争斗痕迹,连把锹铲都没留下,想必这批百人队已是身死!”李儒接口道。
“哦?既无争斗痕迹又何来点点血迹?又何来身死一说?”董卓追问道。
“这批百人队与前四批百人队失踪的情况如出一辙,五批百人队分为不同将领部下,排除了其窜通一气,以同一特征逃跑的可能性。现场留有点点血迹,说明这批百人队可能遭到了敌方突然袭击,瞬间覆没,因此余留血迹不多,也就全无争斗痕迹。敌方得手之后,很迅速地打扫了战场,连把锹铲也没遗留,足以说明敌方是训练有素之兵。”李儒分析道。
“不可能,我派去的是亲信精锐,再强大的敌人,他们也不可能没有还手的机会!”徐荣深感脸上无光,辩解道。
“徐将军别忘了,你的百人队是在执行任务,他们可能在刨掘中放松了警惕,才会遭到敌人的突袭。敌方是有备而来,自然不会给他们还手的机会。当然,也可能他们之中有人试图抵抗,即被敌方迅速解决掉,剩余诸人被迫投降,因此现场才会余留点点血迹。两种情况无论是哪种,总之是没一个活着回来的,徐将军更愿意是哪种情况?!”李儒问道。
“这?这…”徐荣一时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
“哦?当今有此等战斗力的敌人?”董卓疑问道。
“也可能是敌我实力过于悬殊!”李儒回答道。
“难道敌方会用数倍之敌,进攻我方百人队?此等活动,我方沿途哨卡却未发觉?”董卓再问。
“大帅,若是夜间,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李儒继续回答道。
“哦?敌方?会是哪一方?”董卓继续追问道。
“这个,这个,可能是流窜的黄巾军,也可能是驻防于三辅地区的皇甫嵩之兵,除此之外属下实在想不出,还有何人如此大胆!”李儒皱眉道。
“哼!皇甫嵩那老匹夫我太了解他了,他只管带兵打胜仗。若是发觉了骊山之事,只会上奏**,就是派兵剿杀,也会名正言顺公开的来,绝不会是他。不过我迟早要收拾那老匹夫!”董卓愤声道。
“若想知道答案,其实很简单!”李儒接口道。
“哦?”董卓带着疑问望向李儒。
“只需再派出一批百人队,尾随部分兵马埋伏其后,届时一切定会水落石出!”李儒自信道。
“甚好!不过不是现在,骊山之事暂且放它一放,为今之际,入京才是头等大事。儒儿,速速拟一道“诛阉逆,清君侧”的奏折,差快马,一定要在我等入京之前上奏**!”董卓加重语气道。
“诺!”李儒转身而去。
“徐荣、张济、李傕、郭汜、胡轸!”董卓高声道。
“末将在!”五将同声抱拳道。
“速回营地,各点本部六百精锐骑兵,一个时辰后集合于南门瓮城,记住了,我要的是精锐中的精锐!”董卓叮嘱道。
“大帅,就带这么点兵?”五将同声问道。
“我等此行非作战,目的在入京。若带大批军马,恐**起疑,待入京之后再征调兵马不迟,明白了吗?”董卓解释道。
“诺!”五将领命而去。
“董璜!”董卓道。
“末将在!”董璜抱拳道。
“留守晋阳,不可有失!”董卓提醒道。
“啊?二叔,侄儿愿随二叔入京!”董璜失望道。
“此乃军令,留守晋阳,不可有失,日后再入京不迟!”董卓加重语气道。
“诺,大帅!”董璜再次抱拳道。
“余者诸将,一个时辰后集合南门瓮城,随本帅入京!”董卓命令道。
“诺!”众将躬身抱拳道。
晋阳南门瓮城,董字帅旗迎风飘扬,董卓高坐瓮城之上,其后依次站着其弟董昱、女婿李儒、帐下武将李肃、部曲将领(私有家将)樊稠与王方。
五支纵队卷起五道黄尘,自晋阳城东、西、北三方瞬间已奔抵南门瓮城之下。三千铁骑头罩虎面盔、身着黑光铠、脚蹬鱼鳞靴、背插弓弩、腰挎马刀、手提甲盾、枪矛,就连战马也是全副披挂,阵形整齐,气势高昂,不愧为精锐之师。
“众将士,此次入京,要以最佳精神面貌出现在京师,要让那些京畿驻军与皇城禁军看到我西凉铁骑才是天底下最精锐之师。若有行动弛缓、精神萎靡者,无论将、兵,本帅定斩不赦,听明白否?!”董卓高声命令道。
“诺!”城下三千铁甲齐声领命,声音在瓮城上空回荡不休。
此刻,亲兵已牵来了董卓的爱马,此马通体血红不染杂色,体格健硕、匀称,马头自鼻的上部微微突起形似兔头,得名“赤兔”。董卓不再多言,肥壮的身躯,矫健地翻上马背,赤兔马高仰前蹄,一声仰天长嘶,转过弯角撒开四蹄,自瓮城左旁的城墙马道向城下弛去。董昱、李儒等将领也纷纷上马,紧随其后。
晋阳南门外,漫天黄尘飞扬,董卓率领着旗下悍将与三千铁甲,旋风般驰向京都洛阳。
黑旗 明日续…(阅过的朋友请将错字发在评论中以便修改手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