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局限与鲁肃的智慧
三国演义的夸张
《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诸葛亮,最令人钦佩的是他眼光远大、雄才大略而且足智多谋和未卜先知。除了直接描述,罗贯中还以下列两点来衬托出诸葛亮空前 绝后的军事和**天才:一、诸葛亮清高而有志气,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他为国为民,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曹操暴躁;司马懿多疑;周瑜心胸狭窄;鲁肃呆直;阿斗的无能和张飞的鲁莽等。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眼光远大和雄才大略,体现在他于“隆中对策”中分析鼎立三国,静观天下,然后北伐中原,统一天下的局势。不幸,关羽刚愎自用,挑战孙权而失荆州;刘备又因为轻敌而败在陆逊手下。这么一来,蜀汉陷入颓势,隆中对策,北伐中原的全盘计划于是遭破坏。马谡的轻浮;阿斗的无能以及蜀中将才的凋零,更使诸葛亮六出祁山不能成功而害得他鞠躬尽瘁,在五丈原以身殉国。
诸葛亮足智多谋和未卜先知的军事天才,体现在许许多多的章回里,其中包括: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摆空城计,木牛流马计败司马懿,最后死诸葛还能吓走活司马。
不幸曹操占尽天时;孙权占尽地利而诸葛亮只能靠人和。因为没有天时和地利,所以诸葛亮不能成功而成仁了。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正史中的诸葛亮
司马光和陈寿都是帝制时代的儒生,他们同时具备儒生的长处和短处。儒生的长处是治史认真,叙述客观;儒生的短处是分析和评论历史时着重处世态度而不着重处事的方法。正史里对诸葛亮的赞扬,基本上是他处世的态度。
正史对诸葛亮的肯定,简单地说是他的清高、忧国、忧民、鞠躬尽瘁为国捐躯以及他治理四川的认真和严明。诸葛亮足智多谋和未卜先知的军事天才,在正史中却找不到!根据《资治通鉴》和《三国志》有关诸葛亮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的记载如下:
(1) 火烧博望坡没有记载;
(2)空城计没有记载;
(3)借东风、草船借箭、激将周瑜、三气周瑜,没有记载;
(4)看星象、卜未来和锦囊授计,没有记载;
(5)木牛流马的记载是:231年,诸葛亮自制了木牛,运输粮饷,使士兵都感到轻快如常。 特别应该提的是,正史中的曹操冷静而不急躁;司马懿谨慎而果断;周瑜有谋略;鲁肃处事以大局为重,大智若愚;张飞也不鲁莽!
有关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资治通鉴》这般记载;
(6)207年,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策,提出鼎立三国的理论。从207年到234年的27年间,诸葛亮备受刘备和阿斗的重用。221年刘备自立为皇帝,即封诸葛亮为丞相,可见刘备器重诸葛亮的一斑。
(7)三国鼎立的理论是夺取四川和联吴抗魏,然后内部积极建设而外观局势的变化,等待时机,统一天下,完成霸业。在法正的协助下,刘备取得了四川。在联吴抗魏的实践上,刘备和诸葛亮都处理得不妥当。刘备借荆州,多次说还都没有还,刘备和诸葛亮都在这方面多次得罪孙权,使吴、蜀的关系闹得很僵。从209年到217年,幸亏吴国统帅鲁肃以大局为重,多次忍让,才能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鲁肃一死,孙权便遣派吕蒙白衣渡江,杀了关羽,夺回荆州;陆逊接着大败刘备,三国鼎立的局面便立刻动摇了。
(8)内部积极建设,外观时局的变化,等待时机完成霸业实践工作,诸葛亮也处理得不好。227年到234年,诸葛亮七年六出祁山,攻打兵力比他强的魏军。
第一次出祁山,诸葛亮败在张合的手下。中间四次的战役,司马懿不愿意和诸葛亮对垒。每一回,诸葛亮在四、五个月内,军粮吃完了,便不得不退兵。最后一次,诸葛亮叫人送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要激怒司马懿出战,不成。月底,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
诸葛亮死后,蜀国衰亡。
对诸葛亮的评价
诸葛亮是一个小心谨慎,处世和处事都非常注重儒家道德的读书人。在治理四川的工作上,诸葛亮亲力亲为,执法严明,把四川管理得很安宁是事实。
隆中对策,显示诸葛亮在理论上也相当强。
军事上,诸葛亮也是一个能力相当强的战术家。
但是这一切的总和都不足以推论诸葛亮是个大智大慧的人。单凭以上的素质,诸葛亮绝对不能成为中华文化的典范!
诸葛亮有一个致命的弊病,那就是诸葛亮缺乏宏观智慧!宏观地批判诸葛亮,他犯了以下几个具体弊病:
一、宏观上的弊病
诸葛亮处事过于谨慎,凡事亲力亲为,而不能发挥属下的才能,因而不能充分发挥整体的力量。
诸葛亮经常亲自审阅薄书,223年主薄杨颙直接劝谏说:“治理国家有一定的体序,上下不可互相侵犯权力。如今先生掌理朝政,亲自阅审薄书,流汗终日,难道不觉得辛苦吗?” 诸葛亮感谢他的提醒,后来杨禺颙死了,诸葛亮哭了三天。
然而,临死之前,诸葛亮仍然犯亲力亲为的老弊病!234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坚持不出战。诸葛亮派人送妇人的衣服给司马懿,司马懿还是拒绝出战。
诸葛亮派使者到司马懿军中探问,司马懿只是回问诸葛亮饮食、睡眠的琐事。使者回答:“诸葛亮每天都早起晚睡;并且处分在二十鞭以上,就要他亲自批示;所吃的饭菜还不到几升呢!”就在月底,诸葛亮死于军中。
诸葛亮不会栽培人才且不善用人:诸葛亮器重马谡;刘备临终前告诉诸葛亮说:“马谡言过 其实,不可大用,你要仔细观察他!”诸葛亮不以为然。228年,诸葛亮不用魏延出子午谷在前,马谡在后,结果被张合大败于街亭。220年,诸葛亮顾虑刘备的义子刘封个性刚猛,担心往后不易控制,而叫刘备斩刘封。
诸葛亮掌权27年,特别是在223年刘备死后,不管朝中政事大小都交由诸葛亮判决。然而,二十多年中,诸葛亮并不能栽培出蜀国的人才来!蜀国人才凋零是很明显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主将仍然是老将赵云、黄忠等。连捧诸葛亮不留余力的《三国演义》都会露出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话来。栽培人才是领袖最重要的工作。
诸葛亮先求战而后求胜,以蜀国单薄的军力,从227年到2 34年,七年六出祁山,攻打强大的魏国。结果,司马懿轻轻松松的不战而屈服了蜀国的军队;诸葛亮却劳民伤财,而最后是人亡国衰。
二、诸葛亮的道德观不够宏观:
儒生所注重的道德是:
○治学要认真,要学好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处事要不怕艰难,鞠躬尽瘁,全力以赴,不能成功则成仁。
○处世要忧国忧民,忠君孝亲。
○道德准则是立功、立德、立言的……
以这个道德标准去衡量诸葛亮,未出祁山,他已达到了立功、立德的境界。加上出师表慷慨激昂地表明鞠躬尽瘁的决心而在祁山以身殉国,诸葛亮便完成了立言的伟业!所以从儒家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诸葛亮已是一个完人!
我却有几个问题要发问:诸葛亮以身殉国对蜀国有什么帮助呢?诸葛亮是否有把握击败魏军?为什么硬着头皮出祁山?诸葛亮当权27年为什么培养不出蜀国的人才来?假如诸葛亮宏观地一心一意为蜀国着想而不顾忌本身的道德形象,他应该怎么做?
解答这一个个疑问,我只要稍微详细一点叙述鲁肃的生平,和诸葛亮做一个比较,一切便一目了然了。
鲁肃的智慧
不细读历史,不会发觉鲁肃的智慧,因为写历史的儒生不可能领悟到鲁肃的智慧。三国演义里的鲁肃当然更是个呆直的老实人而已!其实,鲁肃一点也不呆直!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从前方回来,孙权亲自去迎接他,然而鲁肃并不表现得特别高兴。这么一来,孙权便不高兴地责问他。鲁肃答道:“假如我北上平定了天下回来,才值得高兴啊! ”
吕蒙死,孙权与陆逊详论周瑜、鲁肃及哭吕蒙时,他也曾批评鲁肃好车大炮。光是这两点便已经很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抱负很大而一点也不呆直的人!
鲁肃胸怀大志,眼光远大,大智大勇,可以从资治通鉴的记载中看出来。
200年,鲁肃向孙权分析天下局势,和诸葛亮207年的隆中策一样,建议“曹操不能除,为今之计只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祸吧。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黄祖,进伐刘表,将长江一带占 为已有,这就是王业的基础了。”
208年,鲁肃听说刘表死,就向孙权建议要到荆州去说服刘备合作取荆州,共同对抗曹操。 曹操用兵神速,鲁肃只能在夏口合刘备的败兵。
鲁肃与刘备谈论天下形势,并说服刘备投靠孙权,接受孙权幕僚长的职务。
曹操从江陵顺着江东直追下来。诸葛亮对刘备说:“情况紧张,请让我向孙权求救。”于是与鲁肃来见孙权。诸葛亮激将孙权,过后便不再在赤壁之战中出现。其实直到210年周瑜病 死,诸葛亮都没有在《资治通鉴》里出现过。
208年张昭等吴国郡僚害怕曹操水军八十万压境而大多数都要投降。只有鲁肃反对,并建议叫周瑜回来商量。周瑜以三万水军击败曹军于赤壁。赤壁之战刚过,周瑜表奏将鲁肃的兵交给吕蒙统领。吕蒙称赞鲁肃:“鲁肃有才略,况且远近皆因仰慕他的威名前来,于大义上不可侵夺他的功劳。”
210年周瑜死前致信孙权推荐鲁肃:“鲁肃忠烈,处事谨慎,可以代瑜尽忠,如果将军能够采信臣的忠言,则死亦瞑目。”
孙权任命鲁肃代替周瑜领兵。鲁肃劝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两方联合,共同抗曹,孙权答应了,这促成了三国鼎立的 局面。
215年记载,最初,周瑜、甘宁屡劝孙权取蜀地,孙权问刘备反响。刘备认为这不是好计:“刘璋和我同一宗室,你如果真要攻取蜀地,我只好披发入山,以求不失信于天下。”并派大军 阻挡吴军。
刘备西攻刘璋时,孙权大骂:“狡猾的东西,竟然奸诈到这种地步!”等到刘备取得益州,孙权想讨回荆州,刘备不还,而说:“等到孙权凉州平定,我才把荆州全部归还。”刘备借荆州,有借没还,并多次欺骗孙权,使得吴、蜀两国闹得很僵。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么维持的呢?当然是靠鲁肃了!
215年资治通鉴这么记载:刘备命关羽镇守江陵,鲁肃和关羽邻界,关羽屡次起疑心,鲁肃却时常以友好的态度安抚他。
217年鲁肃死。
表面上看来,鲁肃除了会车大炮,心胸宽大,以及吕蒙、周瑜看得起他以外,他似乎表现平平。确实,鲁肃没有象诸葛亮那般亲国亲为,鞠躬尽瘁;鲁肃也没有像诸葛亮写出师表那般慷慨言词;鲁肃更没有诸葛亮在临死前要求完成平天下的意愿。
鲁肃的平凡,正是鲁肃的伟大!鲁肃的大志是吴国有朝一日,平定天下。然而,鲁肃当权 的年代,魏国势力强大,曹操更是个才华盖世的领导人,面对这么一个强大的对手鲁肃应该怎么做呢?
鲁肃的策略是“先求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鲁肃看到,虽然吴国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然而由吴国单独与曹操抗衡还是很难抵挡曹操左路从合肥攻建业,右边从襄阳攻荆州的左 右夹攻的。即使是吴国守得住,肯定再也没有余力积极建设国家的经济和军力了。于是,鲁肃必须借重刘备的才华,驻守荆州,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鲁肃带兵17年,没有真正打过一场仗,他到底在搞什么鬼呢?
208年,吕蒙称赞鲁肃:“鲁肃有才略,况且远近皆因仰慕他威名前来。”这里头提出了一个答案:鲁肃在搞军事基础建设工作啊!
217年鲁肃死,219年吕蒙白衣渡江,杀了关羽;222年陆逊大败刘备,三国鼎立的局面瓦解。
在这里,我感兴趣的倒不是鲁肃制造三国鼎立局面的老话,我的兴趣是吴国那么强大的军力是哪里来的?我的答案是,当然是总司令鲁肃练出来的。
鲁肃和诸葛亮的作风不同。鲁肃选择由孙权右边守建业;刘备左边守荆州;自己却积极练兵。鲁肃的兵不是练来打蜀国的,而是要用来贯彻他平天下的大志的。不幸孙权和吕蒙眼光和胸襟都不如鲁肃,于是打了两场胜仗而输了整个天下!
219年,孙权与陆逊评鲁肃:“鲁肃谈帝王大略之业,这是他第一个长处。后来曹操趁着降刘琮的余威,声称要领数十万大军水陆路俱下。张昭、秦文说应该逆接曹操,鲁肃就反驳说 这样做不行,劝我赶紧召来周瑜,让他带军逆击曹操,这是他的第二项长处。后来劝我借荆州给刘备,这是他的一项短处。 ”
首两项是鲁肃的长处,最后一项其实更是鲁肃的长处啊!以积极的建设来制造一个更有利于完成理想的形势,而不重视本身的伟大形象,这是鲁肃的智;能克服自己,耐心地建设而不求出兵发挥本身的才华,这是鲁肃的勇。
孙武说,会用兵的人战胜而无盛名、无勇功,他所指的应该是鲁肃这一类的将军吧? 比起鲁肃来诸葛亮的道德实在是太个人化了,他的智慧也太微观了。
历史的借鉴
儒家的道德有两个毛病:
一、 不完整;
二、 以个人为出发点,于是最后便沦入立功、立德、立言的死胡同里去!
我对道德的看法是:治学要走出社会,然后从社会回头看自己,这样才能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学习建设社会的能力;
处事要宏观地了解和分析形势,尽力发挥整体的力量来制 造更有利的形势;
处世必须以整体的利益为前提,但求制造一个对建设**人类社会更有利的形势而不求立德、立功、立言。
治国和用兵的道理都是一样的,除了要有社会道德也必须有解问题的方法。
宏观的方法基本上是要掌握整体的形势规律,发挥及培养群体的才华,建设制度和贯彻理想。通过积极的建设,你主动地加强了本身的力量,制造有利的形势。
最有效果的斗争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没有消耗本身的实力而能保存本身高深莫测的形势。在被动情况下不得已而必须斗争,由必须先求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
诸葛亮在实践上表现出他并不能充分掌握整体的形势和规律,当然他最致命的缺点是不能发挥整体的才能。在民族英雄中,诸葛亮式的悲剧人物占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我不否认,诸葛亮不怕艰难、鞠躬尽瘁的果敢精神。但是,像诸葛亮治国二十余年,当国势衰微时则把责任往周围人和天命上推得一干二净,这是我所不能接受的。我认为他们没有建设国家的宏观方法,而这正是民族当前的致命伤啊!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思想宏观,心胸宽大,眼光远大,以建国为抱负的人物,李世民、刘邦、鲁肃都是实例。这些人是否才应该是民族的典范?”
《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诸葛亮,最令人钦佩的是他眼光远大、雄才大略而且足智多谋和未卜先知。除了直接描述,罗贯中还以下列两点来衬托出诸葛亮空前 绝后的军事和**天才:一、诸葛亮清高而有志气,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他为国为民,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曹操暴躁;司马懿多疑;周瑜心胸狭窄;鲁肃呆直;阿斗的无能和张飞的鲁莽等。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眼光远大和雄才大略,体现在他于“隆中对策”中分析鼎立三国,静观天下,然后北伐中原,统一天下的局势。不幸,关羽刚愎自用,挑战孙权而失荆州;刘备又因为轻敌而败在陆逊手下。这么一来,蜀汉陷入颓势,隆中对策,北伐中原的全盘计划于是遭破坏。马谡的轻浮;阿斗的无能以及蜀中将才的凋零,更使诸葛亮六出祁山不能成功而害得他鞠躬尽瘁,在五丈原以身殉国。
诸葛亮足智多谋和未卜先知的军事天才,体现在许许多多的章回里,其中包括: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摆空城计,木牛流马计败司马懿,最后死诸葛还能吓走活司马。
不幸曹操占尽天时;孙权占尽地利而诸葛亮只能靠人和。因为没有天时和地利,所以诸葛亮不能成功而成仁了。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正史中的诸葛亮
司马光和陈寿都是帝制时代的儒生,他们同时具备儒生的长处和短处。儒生的长处是治史认真,叙述客观;儒生的短处是分析和评论历史时着重处世态度而不着重处事的方法。正史里对诸葛亮的赞扬,基本上是他处世的态度。
正史对诸葛亮的肯定,简单地说是他的清高、忧国、忧民、鞠躬尽瘁为国捐躯以及他治理四川的认真和严明。诸葛亮足智多谋和未卜先知的军事天才,在正史中却找不到!根据《资治通鉴》和《三国志》有关诸葛亮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的记载如下:
(1) 火烧博望坡没有记载;
(2)空城计没有记载;
(3)借东风、草船借箭、激将周瑜、三气周瑜,没有记载;
(4)看星象、卜未来和锦囊授计,没有记载;
(5)木牛流马的记载是:231年,诸葛亮自制了木牛,运输粮饷,使士兵都感到轻快如常。 特别应该提的是,正史中的曹操冷静而不急躁;司马懿谨慎而果断;周瑜有谋略;鲁肃处事以大局为重,大智若愚;张飞也不鲁莽!
有关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资治通鉴》这般记载;
(6)207年,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策,提出鼎立三国的理论。从207年到234年的27年间,诸葛亮备受刘备和阿斗的重用。221年刘备自立为皇帝,即封诸葛亮为丞相,可见刘备器重诸葛亮的一斑。
(7)三国鼎立的理论是夺取四川和联吴抗魏,然后内部积极建设而外观局势的变化,等待时机,统一天下,完成霸业。在法正的协助下,刘备取得了四川。在联吴抗魏的实践上,刘备和诸葛亮都处理得不妥当。刘备借荆州,多次说还都没有还,刘备和诸葛亮都在这方面多次得罪孙权,使吴、蜀的关系闹得很僵。从209年到217年,幸亏吴国统帅鲁肃以大局为重,多次忍让,才能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鲁肃一死,孙权便遣派吕蒙白衣渡江,杀了关羽,夺回荆州;陆逊接着大败刘备,三国鼎立的局面便立刻动摇了。
(8)内部积极建设,外观时局的变化,等待时机完成霸业实践工作,诸葛亮也处理得不好。227年到234年,诸葛亮七年六出祁山,攻打兵力比他强的魏军。
第一次出祁山,诸葛亮败在张合的手下。中间四次的战役,司马懿不愿意和诸葛亮对垒。每一回,诸葛亮在四、五个月内,军粮吃完了,便不得不退兵。最后一次,诸葛亮叫人送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要激怒司马懿出战,不成。月底,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
诸葛亮死后,蜀国衰亡。
对诸葛亮的评价
诸葛亮是一个小心谨慎,处世和处事都非常注重儒家道德的读书人。在治理四川的工作上,诸葛亮亲力亲为,执法严明,把四川管理得很安宁是事实。
隆中对策,显示诸葛亮在理论上也相当强。
军事上,诸葛亮也是一个能力相当强的战术家。
但是这一切的总和都不足以推论诸葛亮是个大智大慧的人。单凭以上的素质,诸葛亮绝对不能成为中华文化的典范!
诸葛亮有一个致命的弊病,那就是诸葛亮缺乏宏观智慧!宏观地批判诸葛亮,他犯了以下几个具体弊病:
一、宏观上的弊病
诸葛亮处事过于谨慎,凡事亲力亲为,而不能发挥属下的才能,因而不能充分发挥整体的力量。
诸葛亮经常亲自审阅薄书,223年主薄杨颙直接劝谏说:“治理国家有一定的体序,上下不可互相侵犯权力。如今先生掌理朝政,亲自阅审薄书,流汗终日,难道不觉得辛苦吗?” 诸葛亮感谢他的提醒,后来杨禺颙死了,诸葛亮哭了三天。
然而,临死之前,诸葛亮仍然犯亲力亲为的老弊病!234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坚持不出战。诸葛亮派人送妇人的衣服给司马懿,司马懿还是拒绝出战。
诸葛亮派使者到司马懿军中探问,司马懿只是回问诸葛亮饮食、睡眠的琐事。使者回答:“诸葛亮每天都早起晚睡;并且处分在二十鞭以上,就要他亲自批示;所吃的饭菜还不到几升呢!”就在月底,诸葛亮死于军中。
诸葛亮不会栽培人才且不善用人:诸葛亮器重马谡;刘备临终前告诉诸葛亮说:“马谡言过 其实,不可大用,你要仔细观察他!”诸葛亮不以为然。228年,诸葛亮不用魏延出子午谷在前,马谡在后,结果被张合大败于街亭。220年,诸葛亮顾虑刘备的义子刘封个性刚猛,担心往后不易控制,而叫刘备斩刘封。
诸葛亮掌权27年,特别是在223年刘备死后,不管朝中政事大小都交由诸葛亮判决。然而,二十多年中,诸葛亮并不能栽培出蜀国的人才来!蜀国人才凋零是很明显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主将仍然是老将赵云、黄忠等。连捧诸葛亮不留余力的《三国演义》都会露出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话来。栽培人才是领袖最重要的工作。
诸葛亮先求战而后求胜,以蜀国单薄的军力,从227年到2 34年,七年六出祁山,攻打强大的魏国。结果,司马懿轻轻松松的不战而屈服了蜀国的军队;诸葛亮却劳民伤财,而最后是人亡国衰。
二、诸葛亮的道德观不够宏观:
儒生所注重的道德是:
○治学要认真,要学好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处事要不怕艰难,鞠躬尽瘁,全力以赴,不能成功则成仁。
○处世要忧国忧民,忠君孝亲。
○道德准则是立功、立德、立言的……
以这个道德标准去衡量诸葛亮,未出祁山,他已达到了立功、立德的境界。加上出师表慷慨激昂地表明鞠躬尽瘁的决心而在祁山以身殉国,诸葛亮便完成了立言的伟业!所以从儒家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诸葛亮已是一个完人!
我却有几个问题要发问:诸葛亮以身殉国对蜀国有什么帮助呢?诸葛亮是否有把握击败魏军?为什么硬着头皮出祁山?诸葛亮当权27年为什么培养不出蜀国的人才来?假如诸葛亮宏观地一心一意为蜀国着想而不顾忌本身的道德形象,他应该怎么做?
解答这一个个疑问,我只要稍微详细一点叙述鲁肃的生平,和诸葛亮做一个比较,一切便一目了然了。
鲁肃的智慧
不细读历史,不会发觉鲁肃的智慧,因为写历史的儒生不可能领悟到鲁肃的智慧。三国演义里的鲁肃当然更是个呆直的老实人而已!其实,鲁肃一点也不呆直!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从前方回来,孙权亲自去迎接他,然而鲁肃并不表现得特别高兴。这么一来,孙权便不高兴地责问他。鲁肃答道:“假如我北上平定了天下回来,才值得高兴啊! ”
吕蒙死,孙权与陆逊详论周瑜、鲁肃及哭吕蒙时,他也曾批评鲁肃好车大炮。光是这两点便已经很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抱负很大而一点也不呆直的人!
鲁肃胸怀大志,眼光远大,大智大勇,可以从资治通鉴的记载中看出来。
200年,鲁肃向孙权分析天下局势,和诸葛亮207年的隆中策一样,建议“曹操不能除,为今之计只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祸吧。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黄祖,进伐刘表,将长江一带占 为已有,这就是王业的基础了。”
208年,鲁肃听说刘表死,就向孙权建议要到荆州去说服刘备合作取荆州,共同对抗曹操。 曹操用兵神速,鲁肃只能在夏口合刘备的败兵。
鲁肃与刘备谈论天下形势,并说服刘备投靠孙权,接受孙权幕僚长的职务。
曹操从江陵顺着江东直追下来。诸葛亮对刘备说:“情况紧张,请让我向孙权求救。”于是与鲁肃来见孙权。诸葛亮激将孙权,过后便不再在赤壁之战中出现。其实直到210年周瑜病 死,诸葛亮都没有在《资治通鉴》里出现过。
208年张昭等吴国郡僚害怕曹操水军八十万压境而大多数都要投降。只有鲁肃反对,并建议叫周瑜回来商量。周瑜以三万水军击败曹军于赤壁。赤壁之战刚过,周瑜表奏将鲁肃的兵交给吕蒙统领。吕蒙称赞鲁肃:“鲁肃有才略,况且远近皆因仰慕他的威名前来,于大义上不可侵夺他的功劳。”
210年周瑜死前致信孙权推荐鲁肃:“鲁肃忠烈,处事谨慎,可以代瑜尽忠,如果将军能够采信臣的忠言,则死亦瞑目。”
孙权任命鲁肃代替周瑜领兵。鲁肃劝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两方联合,共同抗曹,孙权答应了,这促成了三国鼎立的 局面。
215年记载,最初,周瑜、甘宁屡劝孙权取蜀地,孙权问刘备反响。刘备认为这不是好计:“刘璋和我同一宗室,你如果真要攻取蜀地,我只好披发入山,以求不失信于天下。”并派大军 阻挡吴军。
刘备西攻刘璋时,孙权大骂:“狡猾的东西,竟然奸诈到这种地步!”等到刘备取得益州,孙权想讨回荆州,刘备不还,而说:“等到孙权凉州平定,我才把荆州全部归还。”刘备借荆州,有借没还,并多次欺骗孙权,使得吴、蜀两国闹得很僵。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么维持的呢?当然是靠鲁肃了!
215年资治通鉴这么记载:刘备命关羽镇守江陵,鲁肃和关羽邻界,关羽屡次起疑心,鲁肃却时常以友好的态度安抚他。
217年鲁肃死。
表面上看来,鲁肃除了会车大炮,心胸宽大,以及吕蒙、周瑜看得起他以外,他似乎表现平平。确实,鲁肃没有象诸葛亮那般亲国亲为,鞠躬尽瘁;鲁肃也没有像诸葛亮写出师表那般慷慨言词;鲁肃更没有诸葛亮在临死前要求完成平天下的意愿。
鲁肃的平凡,正是鲁肃的伟大!鲁肃的大志是吴国有朝一日,平定天下。然而,鲁肃当权 的年代,魏国势力强大,曹操更是个才华盖世的领导人,面对这么一个强大的对手鲁肃应该怎么做呢?
鲁肃的策略是“先求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鲁肃看到,虽然吴国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然而由吴国单独与曹操抗衡还是很难抵挡曹操左路从合肥攻建业,右边从襄阳攻荆州的左 右夹攻的。即使是吴国守得住,肯定再也没有余力积极建设国家的经济和军力了。于是,鲁肃必须借重刘备的才华,驻守荆州,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鲁肃带兵17年,没有真正打过一场仗,他到底在搞什么鬼呢?
208年,吕蒙称赞鲁肃:“鲁肃有才略,况且远近皆因仰慕他威名前来。”这里头提出了一个答案:鲁肃在搞军事基础建设工作啊!
217年鲁肃死,219年吕蒙白衣渡江,杀了关羽;222年陆逊大败刘备,三国鼎立的局面瓦解。
在这里,我感兴趣的倒不是鲁肃制造三国鼎立局面的老话,我的兴趣是吴国那么强大的军力是哪里来的?我的答案是,当然是总司令鲁肃练出来的。
鲁肃和诸葛亮的作风不同。鲁肃选择由孙权右边守建业;刘备左边守荆州;自己却积极练兵。鲁肃的兵不是练来打蜀国的,而是要用来贯彻他平天下的大志的。不幸孙权和吕蒙眼光和胸襟都不如鲁肃,于是打了两场胜仗而输了整个天下!
219年,孙权与陆逊评鲁肃:“鲁肃谈帝王大略之业,这是他第一个长处。后来曹操趁着降刘琮的余威,声称要领数十万大军水陆路俱下。张昭、秦文说应该逆接曹操,鲁肃就反驳说 这样做不行,劝我赶紧召来周瑜,让他带军逆击曹操,这是他的第二项长处。后来劝我借荆州给刘备,这是他的一项短处。 ”
首两项是鲁肃的长处,最后一项其实更是鲁肃的长处啊!以积极的建设来制造一个更有利于完成理想的形势,而不重视本身的伟大形象,这是鲁肃的智;能克服自己,耐心地建设而不求出兵发挥本身的才华,这是鲁肃的勇。
孙武说,会用兵的人战胜而无盛名、无勇功,他所指的应该是鲁肃这一类的将军吧? 比起鲁肃来诸葛亮的道德实在是太个人化了,他的智慧也太微观了。
历史的借鉴
儒家的道德有两个毛病:
一、 不完整;
二、 以个人为出发点,于是最后便沦入立功、立德、立言的死胡同里去!
我对道德的看法是:治学要走出社会,然后从社会回头看自己,这样才能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学习建设社会的能力;
处事要宏观地了解和分析形势,尽力发挥整体的力量来制 造更有利的形势;
处世必须以整体的利益为前提,但求制造一个对建设**人类社会更有利的形势而不求立德、立功、立言。
治国和用兵的道理都是一样的,除了要有社会道德也必须有解问题的方法。
宏观的方法基本上是要掌握整体的形势规律,发挥及培养群体的才华,建设制度和贯彻理想。通过积极的建设,你主动地加强了本身的力量,制造有利的形势。
最有效果的斗争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没有消耗本身的实力而能保存本身高深莫测的形势。在被动情况下不得已而必须斗争,由必须先求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
诸葛亮在实践上表现出他并不能充分掌握整体的形势和规律,当然他最致命的缺点是不能发挥整体的才能。在民族英雄中,诸葛亮式的悲剧人物占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我不否认,诸葛亮不怕艰难、鞠躬尽瘁的果敢精神。但是,像诸葛亮治国二十余年,当国势衰微时则把责任往周围人和天命上推得一干二净,这是我所不能接受的。我认为他们没有建设国家的宏观方法,而这正是民族当前的致命伤啊!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思想宏观,心胸宽大,眼光远大,以建国为抱负的人物,李世民、刘邦、鲁肃都是实例。这些人是否才应该是民族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