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是诸葛亮的长子,幼年非常聪慧,深得其父喜爱。凭借诸葛亮生前的威望,诸葛瞻十七岁就任骑都尉,先后担任过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军师将军等要职。在蜀汉后期日见衰落的环境下,诸葛瞻宛如又一个诸葛武侯出现在蜀汉的**舞台上。这倒不是因为诸葛瞻自身有多大的能力,基本上还是靠诸葛亮的威望。蜀人非常怀念诸葛亮,逐渐变成了爱屋及乌,所以每当蜀汉**出现了一个善政佳事,人们都会认为是诸葛瞻的功劳,那怕这和诸葛瞻根本没什么关系也一向如此。景耀四年(公元263年)诸葛瞻被委任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魏征西将军邓艾征讨蜀汉之时,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一起上阵御敌。期间邓艾曾经派人对诸葛瞻进行劝降,诸葛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
以上记载出自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在此陈寿虽然认为诸葛瞻“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但是对其在战场上表现和最后壮烈殉国的情形还是做了基本的表述。对于这个历史瞬间,裴松后来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注中也引用了两个资料:
干宝曰:“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晋泰始起居注载诏曰:“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
从以上的几个历史记载来看,虽然诸葛瞻能力不济,但是其忠贞不二、壮烈殉国的行为,却是值得后人赞颂的。诸葛亮祖孙三代虽然未能帮助刘备、蹯缸油瓿筛葱撕菏业暮暝福耸窈旱慕角案昂蠹蹋鄢医。詈蠖际撬涝谏吵≈希伤凳锹胖伊伊恕?br>
原本这是个忠义两全的历史佳话,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应当加以重墨渲染的故事,不过到了罗贯中的笔下却发生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转变:诸葛瞻差点成了个叛徒!在罗贯中所著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二十四“诸葛瞻大战邓艾”中,是这样描述的:
艾从其言,遂作书一封,谴使送入蜀寨。守将引至帐下,呈上其书。瞻拆封视之。。。。。。诸葛瞻看毕,疑之未决。其子诸葛尚在侧,问曰:“父亲有意降魏乎“瞻叱之曰:“吾为何而降耶?”尚曰:“儿见父亲有三顾之意,容魏使入寨,与之相见,一也;得其书而审其来意,二也;见封琅琊王而不怒,三也。”诸葛瞻扯碎其书,曰:“吾不及吾子也!”叱武士立斩其使,令从者持收回营,见了邓艾。
经罗贯中这么一写,好象诸葛瞻犹豫不决,不知道如何是好,要不是因为儿子诸葛尚的义正词严才幡然悔悟的话,没准诸葛瞻就要当叛徒了!
这段描述,无论是罗贯中出于哪个目的、任何角度,都是一个明显的败笔:既篡改了历史上诸葛瞻父子毫不犹豫、以身殉国的史实,又破坏了人物塑造的完整性,对自己精心塑造的完人---诸葛亮的伟大形象也是一个间接而严重的伤害。这个情节的构思,不能不说是罗贯中这位文学巨匠的一个严重的失误。(罗贯中肯定是看过《三国志》的,这个情节的编排应该也是有意的,不过究竟是什么用意笔者无法猜测,还是留给专家们去研究吧)
清代毛宗岗父子在对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评改的时候,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对这个不合理的情节进行了重大改动。毛本《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邓士载偷渡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中是这样描述的:
艾从其言,遂作书一封,遣使送人蜀寨。守门将引至帐下,呈上其书。瞻拆封视之。。。。。。瞻看毕,勃然大怒,扯碎其书,叱武士立斩来使,令从者持首级回魏营见邓艾。
这样一改,马上又回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这个改动对于毛宗岗来说,是一个得意之举。怪不得毛宗岗在本回的点评中写到:
诸葛瞻父子受命于大事既去之后,而能以一死报社稷。君子曰:武侯于是乎不死。盖战死绵竹之心,亦秋风五丈原之心也。使当日甘心降魏以图苟全,则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家训,不其有愧乎?故瞻、尚亡则武侯存。
这段评价在笔者看来,不但是毛宗岗对自己的改动所做的一个回顾,也算得上是对罗贯中的一个婉转的批评。对后世者来说,毛宗岗的成功改动也非常值得称赞。如何完整的体现人物形象,不但是一般作者面对的课题,对于文学巨匠来说,这一点也是必需认真对待、绝不能马虎的。
-----------------------------------------------------------
分析的够细致,如果仅考虑“人物塑造的完整性”而言,有些道理,而以此判定“诸葛瞻差点成了个叛徒!”,或者说这是罗贯中的败笔,就有些武断了。
翻翻史书,时有记载在敌国交兵,两军对阵时,书信往来、檄文交错的描述,收信人不外乎几种表现,看也不看,立斩来使;看罢书信,撕个粉碎或封上书信;要么看信后,按兵不动,首鼠两端。
看也不看,立斩来使的人,必是地处嫌疑之地,必须坚决的表明立场,这些人都是智能之士;看罢书信,撕个粉碎的人,必是地位超然或威信卓著者,所谓人不疑不自疑者,而封上书信的人,多少有些临阵邀功的嫌疑;至于首鼠两端者,不智不忠,不用多说了。
楼主也说,诸葛瞻地位显赫,身份超然,自然是身处不疑之位,罗贯中简单的描写,暗合了史书中的记载:发书--“智不足以扶危”,斩使--“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战殁--忠孝存焉。
罗贯中实是运用书信做道具的高手,全书中多出书信有关的描写,其中更有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就此处的描写而言,实较毛本为高。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呵呵,,罗中贯一向喜欢在演义中写斗计的故事。
所以他打算写一段诸葛瞻与邓艾的临阵斗法,诸葛瞻踞险,易守难攻,想守而不战,而邓艾人少粮缺,又深入腹地,所以想速战。
看了这样一封信,作为指挥员的诸葛瞻当然要控制情绪,不能当场就怒。。(说不定他正在想,是不是将计就计,来个诈降,以换取时间,等待其它的部队赶来)。。。
可惜,他儿子说出了在场将士们的心声,怕他真降了。所以,一向视名节如命的诸葛亮家庭,就选择了玉碎方案,管他妈的什么蜀国,老子名声事大,所以和邓艾决战了。 诸葛瞻手下的兵都是后方国。经验不足,疏于训练。而邓艾的是精锐。
邓艾笑了。。想,,老子一招这么直白的激将法,他都中招,还诸葛亮的儿子,我靠!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个人认为,不应该将读《三国志》和读《三国演义》简单的割裂开来,不要片面地认为读《三国志》的,就是高雅的,读历史的,而读《三国演义》的,就是庸俗的,读小说的,这种分类有些偏见。
《三国演义》之所以成功,除了罗贯中的“拥刘抑曹”的主题迎合的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期望外,罗贯中对素材的地收集,决不会只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我认为他必然在收集民间流传的基础上,参考了大量的历史典籍,其中说不定有许多是我们今人无缘得见的,这毋庸怀疑,我们写一篇百十字的帖子,还要google半天呢,何况一部巨著。
罗贯中以自身的文学、历史造诣为基础,参考民间演义、历史典籍,结合其身处社会环境,完成了历史演义巨著--《三国演义》,文学方面不必说,仅就历史造诣而言,罗贯中对三国历史史实、人物、局势、民情等等的理解,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当然,《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内容和立意都有作者个人的观点和演绎,这是因该有分析、区别对待的,但这些并不是贬低《三国演义》的理由,恰是我们讨论的基础。
我们很少会以《三国演义》验证史实,但参考价值显而易见。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从吕蒙死前最幸福看罗贯中的反极端歪曲历史法
吕蒙死前最幸福
看到有看了演义的人说吕蒙死得最惨,是得****症之类的被关羽追魂死的,其实都是老罗瞎掰,历史上吕蒙死前所受的待遇基本上看,三国没有其他任何一个臣子能够超过。
吕蒙生病后,当时孙权号召全国的名医给他汇诊,病症稍微好点,就全国庆祝,没有人有这么高的待遇,所以虽然吕蒙身体不好死的早,但他死前的荣誉和待遇,是非常幸福的。
老罗最会歪曲历史,用完全反的另一个极端来写,吕蒙死前待遇高的让老罗眼红,于是就另一个极端,写吕蒙死得很惨。
同理,周瑜心胸比一般人都宽大,各方面都让人羡慕妒忌,老罗也搞了另一个极端,变成周瑜心胸特别小,还羡慕嫉妒诸葛,还把原来是历史上诸葛的气吐血而死和周瑜的赤壁大功,互相对调,按在相反的这两人头上。
还有一个关羽,其实死得很惨,被一个无名小将马忠抓住就很早就被砍头了,孙权根本没见他劝降过他,关羽女色上也非常要,仗还没打完就惦记人家的美女老婆,可见十分好色,却被老罗写成另一个极端不近女色。
还有刘备历史上“亲当失石”,有胆气雄才,能临危不惧,被老罗搞成另一个极端,整天苦苦啼啼,啥都不会的。
诸葛亮的缺点就是计略为短,历史上除了战略上的隆中对,没有为刘备得天下出过其他任何的一谋一划,老罗却能虚构出90%的所谓计谋,把他搞成三国之谋最多第一来,这个反极端歪曲历史的能力实在太厉害了,都是什么最差写成最好,什么最好写成最差的路子。
历史小说虚构点也算了,很正常,一般至少顺着历史的路子扩充点,或者虚构点其他历史没有记载的,可老罗厉害,虚构完全是走历史记载相反的另一个极端。如上面列举的那些,历史上吕蒙可以说是所有三国臣子里死前最幸福的了,老罗就能有意歪曲写成死的最惨的一个。
专门能把历史上什么最差的写成最好,什么最好的写成最差,走历史记载相反的另一个极端,罗贯中虚构歪曲历史的角度和手法,也是“历史小说”的一个大奇观了。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