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3首页 - 免费新游 - 火爆论坛 - 游戏博客 - 游戏播客 - 百科问答 - 网游排行榜 - 网游期待榜
| 通行证 注册
三国小贴士:[按F5查看下一条] 
17173三国群英传OL > > 正文
将帅论――驳《马谡庸才论》
2005-12-12           【 加入收藏 / 文章投稿 / 截图上传 / 发表评论
作者:awei887777
前言:
“将者,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武经总要・前集・将职》
一个优秀的将帅,必须具备全面优长。姜太公对周武王指出将有“五才”
――勇、智、仁、信、忠;诸葛亮认为“将材有九”――仁、义、礼、智
信、步、骑、猛、大;曾公亮列举“五谨”――理、备、果、诫、约;说
法各异,宗旨则一:只有加强综合修养,才能造就优秀将才。


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希 太守。
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
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引《三国志*董刘马陈董吕传》

这段记载足以证明了,小马还是有才能的。我们先姑且不论,先主临终
一言的真伪!但从诸葛亮对小马的器重来看,小马是的确有才识。――谡
曰:“蛮夷之地,持其地远山险,不服中国久矣。虽今日便破之,明日又复
反矣。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复也。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
知内虚,其反亦速矣。若尽诛蛮夷种类,非仁人之心,又不可仓卒除也。夫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原丞相但服其心
,足以服蛮夷矣。”孔明曰:“幼常足知吾肺腑也!公之言,正合吾意。”

不然诸葛武侯也不会置先帝遗言于不顾的吧,再说以诸葛武侯的能力和对人
才的重视,诸葛亮是不会不识货。就拿武侯对杨仪和魏延的使用来说,这
两人都有缺憾,武侯尚能善用,何况马谡尔!――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
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忿,有如水火。
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 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三
国志・魏杨传:》 幼常啊,你比豆娥还冤啊!世人让你背负这庸才之名,
几千载!只我独为幼常兄~ 惜哉、痛哉。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
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邰战于街亭,为邰所破,
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 引《三国志*董刘马陈董吕传》


具上我先和大家分析一下,街亭之战!(马谡战败含冤的地方)

当时蜀军以得拢西大半,士气正盛。此时诸葛亮正忙于,肃清拢西境内的魏
兵。而曹魏这边,魏主亲邻长安,将士必当死战。司马懿又临危受命,更挟
灭孟达之余威,向蜀军进发。此乃天时也!(这点魏军占先)

街亭和柳城,此二处皆是汉中之咽喉。秦岭之西的街亭,孔明曾这样评道:
“此地奈无城廓,又无险阻,所守极难。”魏军必定死攻此处,这样他们的
兵种优势(骑兵)就更加明显。此地易攻难守 此为地利矣!(魏军占优)

将领方面,马谡是个智勇双全,但严重缺乏作战经验的将领。(后面作详细说
明)王平只是个副将,且也没有单独统兵作战的经历。小马的对手是谁呢?一
个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加上一个身经百战的张颌,后面还跟着二十万的虎狼之
师(刚摆平孟达那帮家伙,你说他们士气上又当如何呢?!)此乃人和也!(魏将占优)

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试问一句蜀军胜面有多大??马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战败被斩的。 有人会说:他要是不上山,老实按照 孔明的方法布阵,就不会落的个这样的下场了。好就按照你的说法设想一下(历史是不容空想的,这点我是知道的。但是根据当时的有关情况,进行一些合理的设想。应该不为过吧!)小马下了山,安了营扎了寨。这里已经排除了,筑土城的可能性。因为时间上是不允许的,诸葛亮是在听到,司马懿重新挂帅且刚把孟达给办了,才慌忙向街亭派兵的。因为这之前的魏军将领都是蠢蛋,他们不可能想到去攻街亭的,所以诸葛亮也不急着派兵街亭。大该孔明是想,魏主中了反间计后。在我攻破长安之前,他仲达是不会得到重用的。(人家曹魏又不都是蠢蛋,当然不能再上当喽!)既不能筑土城又无险可守,就只好当大道尽这两万多兵而守人家二十万了。而在大道上作战,又是骑兵的长处。原本兵力就敌众我寡,先在兵种上还要吃亏。而司马懿领兵来,必定上山观蜀军之虚实。前有孙策过岭南观刘英营寨,而大战太史慈。后有夏侯渊在定军山为阻黄忠上山观其寨,而不惜下山与其死战。所以此山是万不能弃,那么马谡定会分兵去守此山。这兵派少了是不能守,多了是己处又不够,所以他定会令王平领五千精兵去守。这样就和现实正好倒置了,但其结果必定是一样,被魏军分割包围,最后被个个击破。 所以马谡还不如上山,找点天险,学韩信来个至死地而后生。

但为什么还是速败呢?有人会说:他马谡无才无能,和赵括同辈只会纸上谈兵,速败是必然的。
魏源曾说道:“现在有人动辄笑别人纸上谈兵,他们不知道即便是纸上谈兵,也有深浅的区别。有一二分的浅见,有六七分的明见,还有十分的高见。韩信背水列阵,令士卒自觉死战,此策本出于兵书,而众将不懂其中的奥妙。崔浩认为凉州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认识来自《汉书》,因而他不为肤浅的议论所迷惑。所以,史学造旨深的人,在明晓世事、洞察形势方面必然也高人一筹。” 原文请见陈庆年:《兵法史略学・卷一》

我想马谡纵然没有十分的高见,起码也有七八分的明见吧。不然也不会得到诸葛丞相如此器重。 那他为什么会如此速败呢? 实是因为他严重的缺乏带兵作战的经验,且诸葛亮没有及时的派出援军,或者说是诸葛亮安排的援军和他距离太远了。(要知道战机稍纵即失、再说了远水解不了近火嘛!)街亭之战前,马谡一直是诸葛亮身边的参谋,但诸葛亮从来没有让他去带兵打仗。而当马谡有机会得到历练时,诸葛亮给他的却是一场输不起的仗,一场不容他失败的仗。 胜则名垂青史,败则夷臭万年,可想而知这压力有多么大。而孔明却让一个缺乏战场经验的马谡出战,这能怪人家马谡吗?

马谡要想成功,除了要具备内在的智慧外(这点马谡是具备的),还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威望。(这些恰是马谡不具备的) 我们都知道,但凡敌强我弱时,要与敌人背水一战。其将领除了要有大智慧和战场经验,还要有很高的威望。这样士兵才会和你一起并肩死战,因为他们相信你能带他们打胜仗。不然的话,像街亭之战,魏军把蜀军一围,蜀军就崩溃了,四处逃命了。那是因为他们不相信马谡,能带他们打败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马谡他立过战功吗?没有 他能服众吗?不能! 正因为这些才迫使诸葛亮,急于培养马谡!但他替马谡选错了时机,选错了对手!这些又是马谡的错吗。再说了,智者千滤必有一失。 孔明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而把替罪羔羊的马谡给斩了。可怜的马谡到临死时,还念着对不起丞相。 当年博望一战,夏侯敦十万之众竟输给,不足万把的刘备军手里。他夏侯回去不还要被曹操大卸八块,有吗没有!
人家曹操既能原谅属下的过失, 你孔明就是绕不过这个弯来。 试想一下,如果马谡没有被斩。而当姜维被钟会拖在沓中,邓艾偷袭成都时。这时经过街亭一战洗礼的马谡挺身而出,帅成都的数万之众。去迎击邓艾那些以是强弩之末的数千残兵,朋友你们说那个邓艾还能立寸功吗?!咱们的马谡不是扬名立万了嘛!(哎!可惜孔明他不知,失败是成功他老母。哎…………)

有人会想到不还有个姜维吗?就算不考虑,他新近投靠的原因。 但从分析马谡的那几点来看姜,姜维也不会成功的。就算他比马谡更优秀,但他在蜀国还没有立寸功,试问他又怎么能服众呢!?即不能服众,就谈不上带兵打仗,更谈不上要士兵一起和他卖命喽!所以嘛这个也不能成立。

孔明正确的街亭策略:

纵观当时的蜀将,有三人具备取胜的三要素(一智、二经验、三、威望)――他们是赵云、魏延、吴懿,这三人都可胜任守备街亭的重任。 我们的原则是从优选择,那么守街亭的主将非魏延也。让马谡当魏延的参军,再选王平作他的偏将。 吴懿就去守柳城,而赵云军就屯兵于街亭魏延军之后,随时准备救应。而斜谷一路虚兵,就派高翔、邓芝等去即可!
如此这般后,孔明就等着吃桃子吧! 如果他孔明不相信别人,会是司马懿的对手。他也可以亲自前往,主营就留姜维并吴懿他们守。他老人家不照样吃桃子嘛!
(我重申一边,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想和推算是可以的)


幼常啊,你冤啊!世人让你背负这庸才之名,几千载!只我独为幼常兄~ 惜哉、痛哉。
也只有我独为君平反,为君落泪!望君安息吧~~~~~~!

以上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指教!

关键字:

相关链接

http://so.17173.com/jingyan/wen.shtml

游戏截图
用户: 匿名
史上最强的拼音输入法 下载>>>
评论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热点标签:
新闻 标题 栏目 文章 图片 链接
热点标签:
新闻 标题 栏目 文章 图片 链接
被过滤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