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关于三国历史的帖子,终于找到 知音了! 我曾写过 马谡 和 魏延的帖子!
他们 确实四的挺屈的。 魏延实乃蜀汉第一将才(后期的姜维不算) 正史记载 他是被刘备提拔于行伍之中。 和黄忠一起受刘备重用。 刘备和有心栽培魏延 在入蜀 夺得汉中后, 大家都认为 汉中太守非 刘备三弟张飞当之。怕是张飞自己都这么认为的。 结果 刘备问魏延 汉中防略。 魏延回答:若魏将来,愿为大王吞之。 曹操亲来,愿为大王拒之! 魏延做汉中太守期间,攻防非常有方略。汉中在魏延镇守下,也使魏国不敢正视。 。。。 哎,只是 刘备死后,诸葛掌权。 哎。。。。 有智者应该明白的。
马谡嘛 其实也不是他本人的错。此前的马谡均为诸葛亮帐前谋士(参谋),并没有过独自带兵作战的经验。 再看看 街亭地形 易攻难守。 马谡所要面对的敌人是 张合所统领的 魏国精锐虎豹骑。 而且在人数上 马谡并不占优。 而诸葛孔明 是让马谡当道扎营。 而且他是 在仓促之中派 马谡去的。马谡 并没有太多的时间 构筑防御工事。。你让步兵在 平原上 暴露在 骑兵的攻击之下!! 能赢吗? 诸葛亮的 能力 其实就是 萧何那样的人才。 政治和发明家吧 要是孔明有打仗的天赋 刘备为什么每次 战争都不带上他呢?
doStr("接着说下 马谡上小土山,效仿韩信 背水一战 并没有错。 错就错在 他过于自信 自己对局势的掌控能力。 我们不是说 秀才遇到兵 有理说不清吗! 马谡之前并没有跟这帮兄弟(手下士兵)出生入死过。 加之毫无实战经验。 他的对手 张合 可是身经百战的主。 哎 可谈诸葛亮的用人啊。 你既要重用马谡 为何之前 不好好栽培马谡 让他去经受一番战火的洗礼呢? 为何给他的第一战 就是如此严酷的战事 一场 不容他失败的战事呢?? 我们的诸葛大丞相啊 你对的起 后人把你捧为神吗? 当时 若用魏延去,效果 可比马谡强多了。 至少 魏延身经百战啊/ 你的先帝 刘备看人 用人 培养人的 能力 你怎么就一丁半点 都没学会呢?? 接着说下 马谡上小土山,效仿韩信 背水一战 并没有错。 错就错在 他过于自信 自己对局势的掌控能力。 我们不是说 秀才遇到兵 有理说不清吗! 马谡之前并没有跟这帮兄弟(手下士兵)出生入死过。 加之毫无实战经验。 他的对手 张合 可是身经百战的主。 哎 可谈诸葛亮的用人啊。 你既要重用马谡 为何之前 不好好栽培马谡 让他去经受一番战火的洗礼呢? 为何给他的第一战 就是如此严酷的战事 一场 不容他失败的战事呢?? 我们的诸葛大丞相啊 你对的起 后人把你捧为神吗? 当时 若用魏延去,效果 可比马谡强多了。 至少 魏延身经百战啊/ 你的先帝 刘备看人 用人 培养人的 能力 你怎么就一丁半点 都没学会呢??
人家 曹操多爱惜自己的将啊/ 他手下的将 又不是没战败过 人家曹操手下人才可比你多多了,人家都不舍得斩。 你确在蜀国 最需要用人之际, 在错并不在马谡身上的时候, 在手下都为马谡求情的时候。 在你自己 为了一己之私的时候 让马谡做了你的替罪羊! 当初你不斩马谡, 后期的姜维便多了一个帮手。 在 邓艾偷袭成都。 在姜维被 钟会拖在沓中的时候。 这时 有曾经经历失败洗礼的马谡 统领当时 成都守军 未必就赢不了 邓艾那 区区数千 不满甲的兵吧???!! 比你那没用的 儿子和孙子 强了去了吧??!!!
可叹啊。。。。 你以一省之力跟 魏国拼 还要按步就办的 步步为营 你不知道出奇至胜的道理吗? 你不知道 你的国家很弱小吗? 按常规作战能赢吗? 你当时 就让魏延一试 又有何妨呢? 没有一定的可行性 以魏延的军事才能 他嫌自己活久了 去找死啊! 把邓艾 换成 您 我们的诸葛大丞相 还有邓艾 那样的杰作吗?? 成都 还要打几年??
备注:
doStr("没有绝对正确的战略,
同样也没有绝对的错误!
战争本来就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
只能以胜败论英雄.
马谡把兵力放在山上,
一方面想居高临下,截击山道中魏军时,
在地型上可以占优势.
另一方面,可以削弱魏军铁骑在平地做战的优势.
同时可以更大发挥弓箭的威力.
在冷兵器时代,以高射下,在射程威力上区别N大.
这个想法,谁敢说是错的?
同样,以当道扎营,以拒魏军,
谁又敢说就万无一失了?
说到这次战败的责任,
要斩的该是王平!!!
身为副将,不听主将的命令,
而分兵扎营.
严重影响士兵士气,
试想一下,如果王平当时服从马谡的命令,
一起驻守高地,万众一心!
以上功下,一股作气,
难道就不可能打赢吗? 没有绝对正确的战略,
同样也没有绝对的错误!
战争本来就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
只能以胜败论英雄.
马谡把兵力放在山上,
一方面想居高临下,截击山道中魏军时,
在地型上可以占优势.
另一方面,可以削弱魏军铁骑在平地做战的优势.
同时可以更大发挥弓箭的威力.
在冷兵器时代,以高射下,在射程威力上区别N大.
这个想法,谁敢说是错的?
同样,以当道扎营,以拒魏军,
谁又敢说就万无一失了?
说到这次战败的责任,
要斩的该是王平!!!
身为副将,不听主将的命令,
而分兵扎营.
严重影响士兵士气,
试想一下,如果王平当时服从马谡的命令,
一起驻守高地,万众一心!
以上功下,一股作气,
难道就不可能打赢吗?